天氣日漸轉冷,北方大部分地區氣溫已降至零度左右。近期,在供暖等諸多因素共同作用下,北方多地天然氣價格均有不同程度上漲。
在東北地區最大的建筑陶瓷生產基地——遼寧法庫產區,《陶瓷信息》了解到,11月以來,法庫產區部分企業已陸續進入季節性停產整修階段。較低的氣溫讓尚在運行的30條生產線能源支出有一定程度增加,而醞釀多時的天然氣價格調整也于日前正式開始執行。

(圖片來源:陶瓷信息精選-公眾號,侵刪)
《陶瓷信息》從法庫陶瓷園區生產企業了解到,從11月16日開始,為法庫產區提供天然氣能源的沈陽沈法燃氣公司、奧德燃氣公司的管道天然氣價格由前一階段3.12元/m3的供給價格,上調至目前的3.5元/m3,上漲0.38元。對于此輪天然氣價格調整可能造成的影響,園區墻磚類、地磚類企業反應不一。
據統計,法庫現有28家陶瓷磚生產企業,生產線50條,瓷磚年產能超過2.7億平方米。
2022年天然氣價格兩度上漲
累計從2.42元/m3漲至3.5元/m3
據了解,今年4月份園區企業正式開復工以來,為園區企業提供天然氣能源的沈陽沈法燃氣公司、沈陽奧德燃氣公司將供氣價格定在2.42元/m3。
但在10月份,沈法燃氣公司、沈陽奧德燃氣公司迫于采購價格倒掛壓力,根據總公司指示,從10月1日起,園區企業上調至3.12元/m3,此番已經是法庫產區天然氣價格的第二次上漲。
根據園區企業提供的調價函顯示,本次調價也是燃氣公司迫于連續虧損而被迫作出的調整。從11月1日-15日未進行調整,這已經是開發區、管委會、燃氣公司共同努力的結果。
對于本次價格調整,沈法燃氣有限公司負責人遲丹表示,公司力爭在2023年3月1日前不再進行價格調整,力保園區企業生產穩定。
在園區某規模型生產企業,企業負責人范先生算了一筆賬。目前企業開工2條線,日產量5萬平方米,以2立方米天然氣燒制一平方米地磚平均水平測算,一天的用氣量接近10萬立方米。按照現行氣價3.5元價格計算,現在每天光天然氣成本支出增加3.8萬元,如果生產一個月,這個月至少要增加100萬生產成本。
而對于這一次價格調整,瓷片類生產企業負責人表示,采暖期能源成本增加是一定的,但目前瓷片企業除個別的,基本上都在最近幾天停產了,這一次價格調整,影響也會相對有限。
停窯檢修季來臨
陶企庫存去化加速
在沈陽隆盛泰一陶瓷集團銷售二部,銷售總經理羅俊全介紹,11月份的第一周,企業單日銷售額超過了10月份的平均水平,受各產區企業陸續停產以及冬季運輸條件限制,部分經銷商已經開始提前備貨,因此,企業的庫存去化速度明顯加快,公司正準備對部分產品出廠價進行小幅上調。而在隆盛泰一集團庫房,《陶瓷信息》注意到,掛著黑、吉、冀牌照的多輛長途集卡正抓緊裝貨。
據了解,元旦將至,園區企業正不遺余力抓緊庫存去化工作。一是為了在年底前支付必須要支付的工人全部工資以及供貨商貨款、銀行貸款等,更是為了儲備必要的資金以應對明年開春復工需要。
(文章來源:陶瓷信息精選-公眾號,侵刪)